顶点小说网 > 我在现代留过学 > 第九百一十五章 朕为天下,何惜做一番贺六浑?!
夜间

第九百一十五章 朕为天下,何惜做一番贺六浑?!

        

“左相要了苏相公辟举名单?”赵煦轻笑一声:“终于察觉了吗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,察觉了又怎样?


        

木已成舟,生米早就煮成了熟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吕公著想反对,都已来不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恰恰相反,赵煦料定了吕公著,会想方设法的帮他遮掩,遮掩不了,就会帮他游说、解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年五路伐夏的时候,吕公著就是这样子,被赵煦的父皇架在朝堂上,捏着鼻子在朝中任劳任怨的当了两年枢密副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从这个方面来说,吕公著和范纯仁,还真不愧是岳婿——


        

道德绑架,对他们特别好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甚至都不需要道德绑架他们,他们也会为了‘大局’、‘天下’、‘社稷’,而自我牺牲,自我妥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能说啊,好人不好当!


        

特别是政坛上的好人,就一定会被人拿枪指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为何,吕公著一直发现不了赵煦和王子韶在私下里的小动作?


        

很简单!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是灯下黑,也叫信息茧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赵煦微微坐直身体,看向在他面前躬立着的王子韶,道:“天官辛苦了!且回去好生休息吧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诺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子韶再拜,正要拜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听官家道:“对了,天官,明年科举,朕打算给天官加加胆子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子韶的心脏,顿时扑通扑通的跳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科举?


        

加担子?


        

我要去知贡举了!?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子韶的心湖,瞬间卷起了千层浪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知贡举是一个文臣,最高的追求之一!


        

成为万千士子的主考官!


        

决定无数人的人生命运!


        

尤其,明年还是龙飞榜,象征意义极为重要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子韶深深的吸了一口气,顿首拜道:“臣才德浅薄,恐难当科举之重任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还是有些逼数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历来知贡举者,都是大文豪。至少也得是文章能服众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然,舆论就要沸反盈天!


        

更将被群起而攻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子韶都能想象得到,那些清流届时的嘴脸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科举,为国选材之大典也!


        

在士大夫眼中,是圣人的道德与经义照耀的典礼,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禁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此圣典,即使不能用一位天下公认的鸿儒,至少也该选任一位四海皆敬的道德之士!


        

怎么能任用他王子韶这么一个猪狗不如的奸佞小人?


        

那些清流,是真的敢这么骂他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且是当着他的面,这样骂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道理很简单——官家若真的任用他知贡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么,这对清流们来说,不啻于是路边的一个乞丐,将他们心心念念了一辈子的青梅竹马玷污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是无论如何,也不能被容许的事情!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会暴走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是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在同时,王子韶内心,却是忍不住的畅想着,自己知贡举的消息传开后,那些文人们的嘴脸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整个身体都忍不住的震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种亵渎神圣、凌辱高贵的感觉,让他难以自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,此时的王子韶是很纠结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便只听官家道:“朕何时说过让天官去主持贡举的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朕只是想让天官,协助将来的知贡举,共同把好省试的门槛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要叫元丰八年的旧事重演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子韶抬起头,便看到了上首的官家脸上的寒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顿时一个激灵,顿首再拜:“臣惶恐……死罪……死罪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元丰八年的科举考场大火,烧死了先帝给官家选的两位资善堂权直讲在内的数十名文武官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今三年已过,此事看似已被人遗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实际上呢?


        

朝野内外,迄今都有着无数人提心吊胆,就怕有一天,宫中想起此事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可不是开玩笑的!


        

会死人的!


        

如今,事实证明,官家果然没有忘记!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天官不必谢罪……”只听着官家说道:“朕命天官去贡院,就是让天官到贡院,给朕盯着……“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元丰八年的旧事,绝不能再重演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另外就是,天官还需给朕盯着,贡院的考官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去年馆阁试的丑事,绝不能再出现了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科举为国轮才,乃是天下最大的事情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能成为小人私相授受,徇私舞弊的场所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自有科举以来,舞弊就一直存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整部科举史,就是一部舞弊和反舞弊的历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宋,自也不例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,皇帝派一个心腹,专门到贡院里去盯着,防止作弊,非常合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子韶于是欢天喜地的拜道:“臣必不负陛下所托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有了合情合理的理由和借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清流们再想掣肘他,就不会这么简单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无非,就是骂他几句,攻击他几个月而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子韶早就习惯了,脱敏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别人再怎么骂他,他也能唾面自干,装作无事发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甚至,有时候他还会表演大度,做出一副‘知我者谓我心忧,不知我者谓我何求’的样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偶尔会抬头仰天四十五度角,流泪叹息:“知我罪我,其惟春秋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何况,这一次他是要受君命,进入贡院,很可能被任命为知贡举的主考官之下的两位同知贡举官之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被人家骂两句就骂两句呗!


        

前辈邓绾说的好啊——笑骂由汝,好官我自为之!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送走王子韶,赵煦摩挲着双手,靠在坐褥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以王子韶,权知贡举……”他舔了舔舌头:“想来朝中上下,都要有无数非议、阻碍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是必然的!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子韶本就是个声名狼藉的家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货不贪不拿,也不怎么好女色,唯一的爱好,就是权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,他在吏部,完全成为了赵煦毫无感情的打压工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管是谁,无论其背景、家世有多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赵煦一声令下,甚至都不需要明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子韶主持的吏部,就能卡着那些名门望族、宰执世家的脖子,叫他们生不如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,这个吏部侍郎,便成为了朝野内外,公认的皇帝鹰犬、天子走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历朝历代,对这种人,都有一个专门的词汇:幸进小人!


        

而‘幸进小人’们,每次出现,都会成为朝中上下的公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会有无数人,想尽办法,狙击‘幸进小人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朕乃天子!”赵煦轻笑着:“朕乐意,谁能阻朕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是故意的!


        

就是要把王子韶,放进元祐三年的科举考官名单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目的,不是他嘴上说的那些借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真正要做的,就是祛魅!


        

给科举祛魅!


        

让王子韶这样清流们眼里的小人,去玷污他们眼中神圣的科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后一步步的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方式,将科举这个选拔人才的制度,变成他想要的形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送走王子韶后,过了半个时辰左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通见司的郭忠孝便来到了赵煦面前,禀报道:“陛下,刑学士来了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快请!”赵煦从迷思中回过神来,想起了他吩咐过刑恕去与辽使联系、谈判的事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想来,是有结果了吧?


        

一刻钟后,刑恕便被带到了赵煦面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行礼完毕后,他就奏道:“奏知陛下,臣已与辽使耶律琚等人谈过了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他们怎么说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耶律琚等皆以为,大宋綀布,轻便廉价,实乃是布中精品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就是价格方面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还是要回扣对吧?”赵煦直接问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圣明无过陛下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告诉他们,綀布如今市价四百文每段,朕念宋辽兄弟之好,可予彼三百文一匹之优惠价格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意思很明显了——大宋给他们三百文一匹的优惠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他们依然可以按照四百文甚至更多的市场价格,回去报告给辽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刑恕听着,顿首再拜,然后奏道:“奏知陛下,辽人虽答允了臣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可他们却提出两个条件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两个?”赵煦皱起眉头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是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说说看,辽人想要什么?”赵煦抱着手问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回禀陛下,辽人想要从明年开始增加的交子额度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他们要多少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五百万贯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赵煦笑了:“五百万贯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辽人真当钱是大风刮来的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最多四百万贯,多一贯也不行!”赵煦不等刑恕回答,就直接说道:“另外,依据条约,辽人必须拿出对等的黄金、白银,以为新增加的一百万贯交子之准备金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赵煦倒也不是不能给辽人五百万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,宋辽交子贸易执行到现在,其实大宋方面得到的利益显然更多!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主要是因为,这宋辽交子,实际上是以宋辽两国的信用来发行的货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同时,所有人都知道,这交子的发行背后是有着足够强大的金融保证能力的——大宋过去每年给辽人的岁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些岁币,从澶渊之盟后,就一直固定支付,从无短缺、延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是天下每个人都知道,所有人都清楚的事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,交子的币值相当的稳定!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不能不说,实在是一个黑色幽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在这种情况下,宋辽贸易交子,实际上是在给大宋经济注入润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自发行以来,大宋北方的钱荒,得到了缓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汴京地区,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种情况,其实每个现代人都能理解——美联储开始无限qe的那段时间,整个世界的经济都在快速发展,美国股市更是狂飙猛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热钱,正在源源不断的通过美元被创造出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宋辽交子,其实就相当于在实物货币的基础上,进行了一次小规模qe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且,在本质上,还是借鸡生蛋的qe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等于拿着辽人的钱,办了自己的事情,大部分风险,还都还给了辽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更借着交子贸易,向辽国倾销了大量商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赢麻了!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,赵煦其实完全可以答应辽人的要求,给他五百万贯也不伤大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问题是,凭什么?


        

太容易得到的东西,别人是不会珍惜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得慢慢来!


        

吊足辽人的胃口!


        

同时,也可以借着这个事情,来告诉所有人——朕对交子的发行是非常谨慎的!


        

看!


        

辽人求着拿黄金白银来换,朕都不允!


        

没有比这个,更好的宣传策略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赵煦说完后,就问道:“辽人的第二个条件是什么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刑恕趴在地上,答道:“臣不敢说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学士不要有顾忌,直说便是,朕不会怪罪!”赵煦眯着眼睛,看向刑恕,他知道的,能让刑恕都缄口再三的事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辽人肯定提出一个,在刑恕看来,非常荒缪的要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果不其然,刑恕顿首拜道:“辽使耶律琚等言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听闻大宋天子,意欲在将来,从西蕃诸部中选妃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彼等据此重提,宋辽和亲一事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乞以公主,入嫁大宋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赵煦听着,慢慢的靠到坐褥上,道:“辽主想当阿瑰那,朕为天下,何惜做一番贺六浑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奈何,都堂宰执与两宫慈圣,不会答允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学士,且将朕的话,转告辽使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辽主自知,该当如何?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就又是在做绿茶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暗示辽人,其实我是同意的,但是呢,其他人不答应啊!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,你得在其他地方让步!


        

只有这样,我才能说服那些不同意的人!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宋元祐二年,大辽大安三年十月辛巳(初三)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辽主耶律洪基御驾,在他的宫帐军的护卫下,终于回到了辽上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辽上京留守、北院枢密使耶律哒不也,率着上京两院大臣,出城三十里相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久未回京,为了安抚人心,所以,耶律洪基没有乘车,而是骑着一匹纯白的骏马,穿着田猎戎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辽主的田猎服,以黑绿色为主色,擐甲戎装,以貂鼠或鹅颈为毂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是为了表示大辽天子,依旧是契丹人的皇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,辽主田猎服皆左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,到得今天,辽主们也就在田猎服上保留这么一个象征性的游牧服装特点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剩下的常服、冕服、公服,基本都是继承自唐代或者五代的服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连衣襟也是右祍!


        

不止皇帝如此,北院的契丹权贵、奚王们,现在也都基本如此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无论是平日上朝,还是坐衙或者在家的便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已没有多少人,会穿那些祖辈们在草原上游牧时的服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故此,耶律哒不也所率的南北两院,文武百官,皆是头戴幞头,身服公服,脚履皮靴,手捧朝笏,乌泱泱的跪了一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时紫绯满地,皆是宽袍袖带,不知道的还以为穿越到唐长安或者洛阳!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臣等恭迎陛下还京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耶律洪基翻身下马,在禁卫的簇拥下,来到群臣面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诸位爱卿免礼平身……”耶律洪基看着群臣,沉声说道:“岛夷王贼倒行逆施,率兽食人,以至天怒人怨,朕以收复祖宗故土为己任,吊民伐罪,至今已有年余!“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王贼疲惫,高丽小丑授首,不过旦夕而已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然,朕悯生民之苦,百姓离乱,又得南朝调停,决意予王贼最后一个机会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若其知罪自省,遣使谢罪,并依朕条贯,朕愿予王贼一个保全其祖宗陵寝、社稷宗庙之机会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就是公开宣告,愿意开启,辽国与高丽之间的和平谈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耶律洪基之所以有这个表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主要原因是——他在路上,接到了来自耶律琚等人的联名急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南朝,已经答允,愿意在明年,增加交子额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同时,南朝小皇帝有言:北主愿为阿瑰那,朕为天下何惜做贺六浑?


        

奈何朝臣不允,两宫慈圣不许!


        

耶律洪基看完奏疏,就浑身火热,根本睡不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南朝小皇帝的回答,看似是拒绝了他的好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实是答应了!


        

至少,他的态度是松动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辽人,为了能嫁一个公主去南朝,是愿意付出无数的代价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年,重熙增币的时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实,辽国方面的诉求一直是——钱我不要,我就想嫁个公主给贵国天子!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南朝主持谈判的那个富弼,把脑袋摇的跟个拨浪鼓一样,死活不同意!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宁肯多给钱,也坚决不要辽国公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现在,南朝松口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辽有可能嫁一个公主给南朝皇帝!


        

耶律洪基在得报后,整个人都舒坦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自然的,他愿意就此事开展谈判,以撬动宋辽联姻这个真正的大事!


        

当然了,耶律洪基肯答应现在开启和平谈判,还有个原因——高丽半岛,马上就要入冬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严寒的半岛冬季,是不适合开展任何军事活动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直要等到来年的四月,雨雪消融,洪水过后,道路开始干燥,半岛才有进行大规模战争的时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,谈与不谈,辽军都得停下来,退回后方城市,准备过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主力精锐,甚至得撤退到平壤等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,这所谓的和谈,就是如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即使达成了和议,耶律洪基也没打算遵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等到明年,假如宋辽这边的联姻谈判出了问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耶律洪基就可能撕毁协议,重启战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借口和理由?


        

你们高丽人,为什么要在朕祖宗的故土上建立自己的国家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