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网 > 我在现代留过学 > 第九百六十五章 得意的辽人
夜间

第九百六十五章 得意的辽人

        

大宋元祐二年,大辽大安三年,冬十二月丙午(28)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辽,上京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辽主耶律洪基,看向那一个个被人抬进殿上的沉重木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足足有着两百个!


        

每一个木箱中,都装着沉甸甸的银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每一块银铤,都已经经过辽国官员的检验和沉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皆是上佳的银铤,每一块都是标准的五十两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些银铤,皆是高丽国所贡的岁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足足十万两!


        

等到所有银铤都被抬到殿上,耶律洪基就看向在殿上等待着的那位高丽国使臣邵台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邵爱卿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外臣在!”邵台辅立刻恭敬的跪下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高丽能及时的将贡银献来,朕很高兴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朕会给太师下诏,命太师明岁罢兵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邵台辅当即就顿首拜谢:“多谢陛下隆恩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耶律洪基摆手道:“先别急着谢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往后每年,高丽都需按时将白银送到上京来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然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耶律洪基笑起来:“哪怕朕可以宽宥高丽,但朕的大将们,就未必能宽宥高丽了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殿上的辽国大将们,纷纷发出大笑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作为胜利者的笑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安二年开始的高丽之战,对辽人来说,是久违的畅快大胜!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战而下平壤,旋即横扫高丽北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进而围困开京,野战连战连捷,打的高丽俯首称臣,纳贡称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辽已经很久没有在战场上,赢得这样酣畅的胜利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一战,让辽人终于回忆了,圣宗时代的辉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邵台辅听着,自然是顿首再拜:“唯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高丽上下,定谨遵陛下德音!不敢有违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对高丽人来说,这一战是屈辱的,但也是幸运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至少高丽在国际调停下,保住了国家社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少,开京城和开京城周围的高丽历代先王陵寝保住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就够了!


        

对高丽来说,接下来要做的,就是忍辱负重,卧薪尝胆,以待天下有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以汉之强,经营数百年后,也不得不从高丽撤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以唐之盛,安东都护府最终也只能北迁辽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就不信,辽人能一直强盛,能一直留在高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丽人相信,辽人迟早是要放弃北方各道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道理很简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比起富饶的中国,高丽自古多山,土地贫瘠,产出很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中原政权在高丽半岛上的统治成本与收益是完全不对等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要其国力开始衰退,必须进行收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第一个被放弃的,就是如同鸡肋一样的半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才是高丽人,最终全盘接受了宋辽调停的条件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历史经验告诉他们,只要撑住,撑到辽国国力衰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么,今天失去的一切土地,都能在未来,兵不血刃的回到高丽人手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见着高丽使臣的恭顺模样,耶律洪基点点头,心中忍不住想起了,大安元年高丽人为了一个小小的保州榷市,和他闹得非常不愉快的那些往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时他所求的,也不过是在保州开榷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今,何止保州?


        

大辽的榷市,直接开到了开京城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,耶律洪基心道:“夷狄,果然如唐太宗所言一般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皆禽兽也!畏威而不怀德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只有马鞭和刀剑,才能使之明白何谓圣人礼教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朕今后,当更多的使用马鞭和刀剑,来为圣人宣扬礼教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恩,辽人自建国后,就自诩乃是汉高祖之苗裔,同时又视自己为大唐继业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自然,将周围列国,都视作了夷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这其中高丽人,因为位于东方,被辽人蔑称‘东夷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今,辽人战胜,对于高丽自然更加轻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邵台辅听着殿上辽国将官们的哄笑,虽心下深感耻辱,但还是只能强颜欢笑的规规矩矩再拜,接着他抬头看向耶律洪基,小心翼翼的说道:“外臣此来,除了朝觐皇帝陛下,并将今年岁贡敬献之外,还有一事乞陛下恩典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耶律洪基心情很不错,大手一挥,豪迈的道:“使臣请说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邵台辅顿首道:“外臣听说,大辽将遏懒甸赐给了女直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耶律洪基眯起眼睛来:“怎么?高丽对朕的爱将永恩有意见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在高丽接受了宋辽调停的所有条件后,耶律洪基论功行赏,大封功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中,为辽国征讨高丽、日本鞍前马后,立下了无数功劳的东海女直诸部是得到了最多优遇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东海女直各部的首领,更是被耶律洪基拜为东海女直都指挥使、东海节度使、遏懒甸观察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并赐国姓耶律,赐名永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还将这位耶律永恩的两个儿子,接到上京城,作为耶律洪基的宫帐侍从亲卫官,可谓是恩宠备至!


        

耶律洪基话音刚落,那两个立在殿上的女直武士,当即就上前一步,恶狠狠的盯着邵台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东海女直,在生女直各部中,也是最穷苦、最寒酸的一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过去的漫长岁月,这一支女直部落,一直生活在寒苦、荒芜的混同江下游,靠近东海的狭长沿海地区、岛屿上(大抵活跃在今天海参崴到庙街以及萨哈林群岛地区),以渔猎为生,生活极为艰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有偶尔,跟着其他比较富裕的女直部落,到高丽打打秋风,或者乘船去日本碰碰运气,才能让部族的日子好过一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,自从辽人征讨高丽,东海女直各部响应之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的好日子就来了!


        

先是,辽主慷慨的将对所有女直人都有着重要意义,相当于其祖地的遏懒甸地区,从高丽人手中夺走后,赐给东海女直各部,作为其部族的牧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仅此一点,就足够东海女直上上下下,感恩戴德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,这一支女直部族,跟着辽人,打满了整个高丽战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中还有两千多人,跟着萧不哒野去了日本发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耶律洪基又素来极为大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尤其是对于肯给他卖力的附庸、仆从们,特别大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过去辽国财政匮乏的时候,阻卜人都能在他这里,薅走许多羊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今,辽国财政宽裕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耶律洪基就更加慷慨了!


        

财货布帛,源源不断的撒下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东海女直各部,在战争中所得到的赏赐,远远超过了他们事先的预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重赏之下必有勇夫!


        

重赏之下,也必有忠心!


        

至少现在,东海女直各部,是耶律洪基最忠心的打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无论是在高丽作战,还是在日本作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的悍勇,都是有目共睹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,这一支的女直部族,竟成为了辽国如今控制高丽、牵制生女直诸部的主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邵台辅被这两个如狼似虎的女直武士一瞪,顿时两股瑟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他还是硬着头皮,苦苦哀求:“陛下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臣岂敢对陛下的圣心有所质疑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臣更不敢对陛下恩赏功臣,有所置喙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耶律洪基问道:“那汝所求的是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臣所求,唯一事……”邵台辅顿首磕头:“唯乞陛下,勿使女直人,迁入其他四郡之地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对高丽人来说,北方诸郡,被辽人攻占,更设置四郡管辖,虽然屈辱,但过去的历史经验告诉他们——半岛上贫瘠的产出,迟早会让辽人放弃这些地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女直人不一样啊!


        

对那些以渔猎为生,茹毛饮血,生活在冰天雪地的深山老林的野蛮人来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半岛的土地,那里贫瘠了?


        

这里分明就是一块肥沃、温暖的沃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是部族的未来!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,对高丽人来说,最恐惧的事情,莫过于辽人在发觉北方诸郡的统治成本远远大于收益后,干脆把心一横,如遏懒甸故事——将包括平壤在内的高丽故土,统统赐给女直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将那些生活在五国地区乃至于更加蛮荒、寒冷的生女直部族迁入高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若是这样的话,对高丽人而言,北方他们恐怕永远也回不去了!


        

耶律洪基听着,却是笑了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哈哈哈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笑的前仆后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邵台辅战战兢兢的匍匐着,等待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等到耶律洪基笑完,他就看向邵台辅,道:“汉四郡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朕祖宗之土也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岂会赐给他人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邵台辅听着,顿时长舒一口气,连忙拜道:“圣明无过陛下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对高丽人来说,只要确保女直各部,不会深入半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他们就迟早有机会,夺回失地!


        

只是,邵台辅不会知道,等他陛辞出殿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耶律洪基脸上的笑容,顿时收敛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将那两位耶律永恩送到上京来的儿子,叫到自己面前,然后问道:“两位爱卿,若朕在四郡之地,择膏腴之土,以赐东迁之生女直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五国、完睹乃至于室屋等部之人会否东迁高丽,为朕编户齐民之口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两个年轻的女直武士,互相看了看,然后舔了舔嘴唇,跪下来,拜道:“若得陛下恩典,臣等以为,诸部武士,定当争先恐后,为陛下之臣民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耶律洪基顿时大悦:“善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待到年后,朕当遣使至诸部之中,宣讲朕之恩典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契丹人,对于那些深山老林中桀骜不驯的生女直一直很头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一直都在想方设法的招诱他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奈何,一直不得要领,效果很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直到,这次征讨高丽,耶律洪基将遏懒甸赐给东海女直,才打开了缺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使得一整个生女直部族联盟,成为辽人的打手和鹰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自然的,耶律洪基是很渴望抄作业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退朝后,耶律洪基来到耶律延禧的书阁之中,盯起了耶律延禧的功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自然,难免教导、责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尽管,其实耶律延禧这些日子来,功课进步很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谁叫南朝的皇侄孙,再次送来了自己的功课笔记以及好几套试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这些试卷,耶律延禧一张都做不出来!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就让耶律洪基脸上挂不住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鸡娃的本能开始发动,对于耶律延禧的要求,自然也就拔高到了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高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怜的耶律延禧,直接提前一千年,过上了现代孩子的生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不得不说,实在是个悲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好在,耶律洪基的时间很紧张,他只督促了不到半个时辰,就被一个事情给分心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高丽的耶律迪烈,在得到了耶律洪基的命令后,将两个熟悉日本国地理的官员,送了回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同时,他们还带回来了,萧不哒野在今年奉诏于日本国,所绘制的日本堪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