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网 > 军途: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> 第十一章 简单初选,初见端倪的特殊照顾
夜间

第十一章 简单初选,初见端倪的特殊照顾

        

陈默没等来人武部的消息,却率先等到了高三同桌董柯洋以及邻村同样读高三,但和他俩不同班的刘少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三人从小学开始就一个学校,无论是去镇上读初中,还是在县里读高中,经常约着一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等两人身上斜挎着布包,风风火火的走进院子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却瞧着陈默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,正悠闲的晒太阳,身上不带一点即将要去学校的紧迫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董柯洋见状,有些奇怪的挠挠头,催促道:“陈默,走啊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不会日子过岔了吧,今天该去学校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们去吧,我可能要退学报名当兵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默话说得很是轻松,却把两个小伙伴给听愣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董柯洋还稍微好点,毕竟之前陈默跟他提过这个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少培则是惊讶的来到陈默跟前,问道:“我听说你们村有城里的领导来,都是穿着军装的,不会就是来你家吧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昂,是来找我的。”陈默眯着眼嘿嘿笑着回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今的他,看儿时玩伴穿着校服,一脸稚嫩,动不动就大惊小怪的样子,还真有种看好大儿的感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陈默,那你是怎么报名的?我堂哥今年想去参军,本来我家里也想让我跟着去,可堂哥那边二号就给镇上报名了,一直没消息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少培显然更有兴趣,都开始打听具体的流程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都已经到了高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个年代,先不说考大学有多难,在农村很多人的观念中,压根就没有读大学这个选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要论读书,真不如打工或者学手艺谋个别的出路,这也是为啥陈默父母听到他要退学,除了心疼孩子出远门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提都没提必须读完高三的原因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也就是他们鹰城经济比较好,是全国第一个成立的特区,比鹏城都要早,加上距离县城不远,他们这边孩子读书读到高中的比例稍微高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要是换别的地方,九十年代末,农村距离城里的学校太远,很多人读到小学就已经不读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毕竟,初中动辄距离数十里地,加上学费贵,大多家庭压根不支持孩子去读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看刘少培实在好奇,连一旁的董柯洋都准备凑过来听听,陈默也寻思着吹一下自己的“伟大壮举”,打发下时间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突然,“咚”的一声闷响,从外面传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在部队混过几年,听动静就知道这是老式军车大力关门的声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人武部有消息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默起身盯向大门口,连带着身旁的两个小伙伴都看向身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人武部确实来人了,并且还是陈默熟悉的人,昨晚这人也来过,是军事科的一名干事,叫王明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是昨天跟着两位领导一起来,压根没他开口说话的机会罢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明明大步走进院子里,瞅见三个小伙子直愣愣的看向自己,他也愣了一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还是陈默快步迎上去道:“同志你好,是领导同意我入伍的事了嘛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嗯,政委让我来接你去学校说明一下情况,顺便开个证明然后到武装部填表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那啥,你带上户口本跟我走吧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早就准备好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默拍了拍口袋,脸上挂着自信的笑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后伸手指了指后面道:“那两个是我同学,咱们去学校开证明能不能带他俩一起过去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行,这个我能做主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走吧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完,王明明率先转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默扭头看向那两个紧张兮兮的家伙,再次招呼道:“走啊,你俩愣着干球啊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有车不坐真想走着去城里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来,来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不同于陈默的大大咧咧,拉开车门就坐到副驾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董柯洋和刘少培俩人以前哪坐过汽车啊,甭说四个轮子的,就算两个轮子的平时在家都被大人霸占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这个年龄,也只有眼热的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坐到后排的二人更是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,一会摸摸座椅,一会趴窗户上瞅瞅外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叫一个新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默没工夫体会这种老式军车的坐感,他转头看了眼王明明,问道:“同志,我入伍的事领导是怎么说的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打听这个干啥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正在开车的王干事瞥了陈默一眼,道:“反正政委同意你报名,今天填了表就算是过了初选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在父城武装部也呆了快两年,还是头回碰到你这种待遇,报个名还能车接车送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填完表你就等着通知组织体检就行,对了,跟你透露个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写信申请入伍的情况,部队那边已经知道了,就连你写的信都被邮寄到了军区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说是过些日子,那边接兵的单位会专门安排干部过来,你小子也真够有胆的啊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听着王明明叽里咕噜的没完,陈默也是相当无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起初他还以为这个干事嘴挺严呢,没成想自己才问了一句,这家伙,差点把老底都给交代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,陈默可不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从对方的言语中,听出了幸灾乐祸的意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为啥会这样,陈默心里跟明镜似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自从1996年地方人武部归部队建制后,这些部门的就开始从老陆抽调人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甚至地方军区,和野战单位人员反复横跳的情况都不算啥稀罕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个干事,以前肯定在部队一线呆过,知道那里的情况,也清楚一个新兵刚入伍就被单位给盯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算不上什么好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是需要比别的新兵,经历更多“血与火”的磨炼才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别提什么特殊,在部队里就特么特殊被练的最狠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老小子,是笃定自己去了部队不会好过,还故意不明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心眼也忒坏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反正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,陈默就没再询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被部队知道他的特殊性被狠练什么的,陈默压根没往心里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前世,咱这陈秘在摩步单位都能趟出名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目前的老陆,哪怕掰着手指头数,能有几个比摩步更狠的单位?


        

.....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平时走路,需要耗费近两个小时才能赶到的学校,坐车不到二十分钟,车辆就已经抵达了父县一高大门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由于人武部经常会来高中做征兵宣传,大门岗这边压根没人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车辆畅通无阻的开到办公楼前停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走吧,政委已经跟学校打过招呼了,我带你去开证明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王明明推门下车,招呼陈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后座的两位“刘姥姥”也赶紧从车上下来,看着陈默一路上能跟穿军装的军官侃侃而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董柯洋和刘少培两人,看向陈默的眼神都变了,目光中隐隐带着对成熟男人的崇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别愣着了,你们两个先回班,要是有空帮我把书之类的整理一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等会去教室一并带走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简单的交代完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默转身就跟着王明明一起上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过了好一会,董柯洋才回过神,咂了咂嘴,一步三回头的离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同桌要去当兵了,并且已经付诸行动,这让同龄的董柯洋心里痒痒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也想去,但却没有陈默那种处事能力,只得压抑着心思,攥紧布包就朝教室方向走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