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网 > 军途: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> 第二百七十章 成败不必在我,但求全力抗争
夜间

第二百七十章 成败不必在我,但求全力抗争

        

由教导员方培军带队,运输物料这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伴随着坦克连,后勤+侦察一排,冲向距离大堤越来越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众人的心,也随之沉入谷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背着钢筋一路过来,途中相互扶持,再累也能抗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哪怕此刻临近大堤,地面都在颤抖,直面天威莫测的恐怖,众人也在所不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军人不怕苦,不怕累,但唯独害怕没有希望,看不到希望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培军和满学习两人,相互搀扶着负重前行,深一脚浅一脚的冲到距离大坝还有四百米时,视野更加开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同时,一个更现实的问题,暴露到眼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就是188师固堤现场堆积的沙土,已经不足一千个立方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?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意味着大路坍塌受阻,哪怕钢筋物料运上来再多也撑不住了,因为沙土的数量不足以支撑现场数千战士忙碌多长时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要知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用来铸堤的沙土,并非随随便便在附近挖点泥巴就行,也没那么多泥巴可用,这些都是从外部拉进来的黏性和密度符合标准的沙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用泥的原因很简单,泥土颗粒太小,浸水后会从袋子里流出来,导致沙袋变形,整片都会塌下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沙子就不一样了,遇水后空间膨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培军他们刚从最近的小镇过来,那里有水,有面包,有钢筋,但却唯独没有留存的沙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临时调拨肯定来不及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并且道路损坏,也没那么多的人能够一趟一趟的往这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人的速度,怎么可能快过洪汤的速度?


        

轰隆隆!


        

地面在震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满学习看看沙土的数量,再看看附近忙碌的188师人群,他脸色苍白:“教导员,提前泄洪,恐怕是不可避免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们哪怕背的再多,也没办法延迟原本泄洪时间,只会提前,不会延后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闭嘴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方培军闻言,恶狠狠的瞪了老满一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自然能看出事情的严重性,但身为带队干部,碰到任何棘手的情况,都不该悲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培军很清楚提前泄洪,那么陈营长带队去救援的人群,包括撤离的民众都将遭受极大的危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无论如何,不能打击士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同志们,继续向前进,冲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方培军鼓励一声后,率先背起负重冲向堤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他们二百多人,距离大堤还有二百多米时,附近终于传来一阵尖锐的哨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京都示范营,向我集合!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远处,一名188师后勤上尉,迅速在空地上插下一面红旗,指着空地道:“示范营的战友们,把物资丢在这里就好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们原地休息一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听到呼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示范营数百名官兵,几乎有大半都是双腿一软,勉强背着钢筋过去集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二百多人足足带了十一吨重的物料,将近二十公里的长途跋涉,从小镇上过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十几吨听起来不多,可均摊到每一个人身上,平均负重五十公斤,没有所谓的道路,全特么的泥巴和黄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这支队伍没有医疗队跟随,推进过程,全靠个人意志力顶住,完全是燃烧着潜能和生命力来完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是一种外人无法理解的隐忍和艰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啪啪啪.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捆又一捆钢筋被丢到地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培军摆手安排其他战士休息,他自己则是颤抖着双手从口袋摸烟,发现全部被淋湿,他甩手一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脚步踉跄着走到后勤上尉跟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少校同志,辛苦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188师的上尉言语诚恳:“你们带来了一千多根一米八20号标准钢筋桩,请放心,大堤不会停工,足够我们用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方培军沉默数秒,而后伸手指了指远处的沙袋,声音嘶哑道:“同志,大堤不会停工,泄洪还能延迟吗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上尉脸色一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都是明白人,很多话不需要说的那么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总指最新消息,气象专家预测,雨量还会逐步加大,之前出现偏差,救援有些延缓,也就是说这个大坝水面上升速度,要比预计的更快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如果按照这种势头上升,顶多四个小时必须泄洪,留给我们的时间,比原本预计延迟的计划要少一个小时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方培军神情一凛,回头看看陈默带队离开的方向,此时由于天气缘故加上距离原因,对讲机已经失去了效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再看看自己带过来的二百多人,老方深呼一口气:“我知道了,示范营只需要休息二十分钟,休息结束后就能加入新的战斗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后勤上尉点点头,而后主动伸出双手:“感谢,辛苦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应该的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方培军脸色疲惫,神情却异常坚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这边多坚持一会,陈营长那边就能多撤一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全体都有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原地休息二十分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命令下达,哗啦一声,支撑数百人的那口气彻底泄掉,一群人也不管下不下雨,是不是泥坑,直接躺到地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累到魂都快掉了,仰头张嘴接雨水润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道路被阻,物料比水资源重要,他们这些上堤坝的人,压根没带其他负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培军没有休息,勉强撑着身躯盯着现场的人忙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休息的这段时间,多名晋省水文站的工程水利专家,在现场对洪峰冲击力进行模拟计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堤第一次泄闸洪峰,预计最高值,每秒过水量会突破12136立方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大堤加固要以12200立方米的过水量,调整钢筋桩的桩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加固大堤和盖楼都是一个原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基础承重,决定了大楼的高度,而钢筋桩就是大堤的承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培军跟着这帮专家,认真听着对方设计在哪下桩,插旗,哪段需要加装双层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,总之,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多学一些,多看一些,无论如何也要将后续工作做好,为后方撤退的人民群众和营里的同志,争取更多的时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哪怕只是一秒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看完了水利专家设计,他又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,跑到距离大坝最近的地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眼睁睁看着一名三级士官,腰上缠着两道背包绳当做保护牵引,在距离士官不到两米的地方,就是咆哮着的滚滚洪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整个水面像是开了锅似的炸开,浊浪翻涌,时不时有滚木若隐若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水有多快,水里的杂物就有多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个时候人一旦落水,不难想象,大量漂浮物造成的危险,绝不比洪水本身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救生衣之类的东西,能起到的保护其实非常有限,乱流漩涡激荡,浪头一旦起来,万钧的力量拍在人身,会直接把人拍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般人别说站在堤坝边缘下桩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光是靠近,听闷雷大作的洪流,感受大地震颤,就要胆战心惊,吓到腿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培军虽说并非野战基层出身,可也自诩胆子够大,此刻,小腿肚子却有些转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后,军人的身份,让他强行压下内心的恐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培军安静的站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看着哗啦啦的洪水冲撞堤坝,溅起的水花,比人还高,打湿了士官的裤子和衣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士官却毫不在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对方表情严肃,小腿弯曲着,整个人呈现出蛙跳姿势,随后猛地发力,直起腰的同时,两条手臂把木锤抡圆了,从头顶狠狠砸下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啪”地一声脆响,钢筋“噗嗤”打进去一截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抡锤的大弧线,暴力且阳刚,无比生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很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随着水利专家不断的测量位置,插旗,无数的战士蜂拥而至,数十上百个砸桩分队同时开干,响亮的“啪啪”声不绝于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培军看会了,随后,他自己找两根内务带做好简单防护,加入抡锤大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教导员都行动了,其他人还能坐着?


        

侦察一排排长王艳军率先从地上爬起来,抬手抹掉脸上的泥水,大吼道:“兄弟们,我知道大家很累,但你们看看188师的兄弟们,连续在这奋战数个小时,他们不比我们轻松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今天,大堤就是我们的阵地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堤在人在,堤亡人亡,跟着我冲,营长带着其他兄弟们,正领着乡亲们撤离,绝不让这该死的洪水,提前一秒从我们的阵线跨出去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两个字,死守!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老子不说其他的了,军官,侦察连的人,还有各战斗班班长跟我上堤,组成砸桩突击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满学习!梁红杰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到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们俩组织副班长,士官,建立沙袋运输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所有人记住喽!哪怕沙袋不够,用身体堵,也得把这洪水给堵住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杀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杀啊!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一个个疲惫到双腿,几乎不听使唤的示范营战士,高呼着口号起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满学习原本打算跟着过去打桩,被王艳军揪着衣领给甩到了后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滚一边去搬沙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可我也是干部。”满学习有些不服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连带着其余一些战士同样不服,在这种气氛的感染下,都想去做最危险的工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滚蛋!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老牌干部还没死绝呢,轮得到你们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王艳军抓下自己的帽子拧干水分,重新扣到脑袋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满学习,你狗日的别以为营长惯着你,老子就不敢揍你,你以为让你搬沙袋,是什么轻松的活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现在你就是咱们全营的后勤队长,协调物资的事交给你,监督咱们工区士兵状态的活也交给你,鼓舞士气的活同样交给你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对了,188师那边有姜汤还有热汤供应,别特么让老子冻死在这,就是你们最大的作用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执行命令!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王艳军安排完之后,领取木锤冲向大坝旁的旗帜,那里距离洪流不足两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示范营谁都没说过,建营是以侦察连为基础,甚至全连在营里向来都是默默干活的类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一旦外出碰到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最能抗事的,仍旧是这个侦察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无数的人群冲向大堤,没有人退缩,没有人胆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面向洪汤,面不改色!


        

决战时刻,所有人内心只有一个念头,成败不必在我,但求全力抗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堤上最终决战的号角吹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泄洪区这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默的工作同样不轻松,他们一路上碰到的民众越来越多,最终碰到了撤离的大部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示范营缀在尾部掩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人越多撤退工作越麻烦,这是必然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开始碰到的民众,由于脱离大部队,甭管什么原因,他们带的东西都非常少,全营协助,或背或搀扶,总能应对,一起撤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几十人,几百人,上千人撤离,压根就不是小半个营能够照顾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充满泥泞的大路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暴雨还在洗刷,陈默口中咬着手电,背着一位六旬老人,手中还牵着一名七八岁的小男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是脱离队伍稍远的人,被陈默带回大部队,放入人群中,护着他们在泥水中前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九十年代末,乡下的水泥地很少见,柏油,沥青之类的就更别提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听都没听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平时下雨路都会变得特别难走,何况是这种时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示范营的人被分散,以战斗班为单位护送,陈默作为营长,本身是可以轻松一些,只负责指挥就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落在后面的人太多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些必须找到家人,有些必须带上物资,前行并不困难,安抚民众崩溃的情绪,才是最难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侦察连的战士,装步的战士,帮老乡推车,一步步的前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整个过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没有人喊累,因为没有力气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没有人抱怨,因为他们是军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滑倒,站起,再滑倒,再站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示范营的战士,军官,党员,士官,这些精锐力量,从陈默开始,包括下面所有人,仿佛不知疲倦一般,仿佛是永动机器,仿佛铁打的人,仿佛生来就是为了证明陆军永远向前,证明军人这面旗帜,永远不会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就是战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没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是野战军的战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和平时代,向危险挺进的迷彩洪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老美的军队不会救灾,袋鼠的军队也不会,就连毛熊的军队都不会,可是解放军全都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许平时有些人嗤之以鼻,看不上自己家的英雄,总是刻意的贬低,随意的抹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每每遇到地震,洪水,泥石流,山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要有灾难的地方,永远都会看到他们的身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谓的野战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你以为是打仗?天天打仗?


        

不,不是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是一支看不见的头破血流,是一场失控的山火面前,连长为了掩护新兵,自己压在他身上,结果两人抱在一起牺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是抗洪前线,牺牲后连洗脸的水都没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是地震时,给养送不上去,饿着救灾,因为上级下了死命令,不允许自己去倒塌的房屋里翻找食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战士们饿得眼睛发绿,也不敢接受灾民们的馈赠,被发现一起,就会处理一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,他们有纪律,谁都不敢保证放开这个纪律,东西是不是从老百姓那里抢来的,所以宁愿饿着也不许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纪律!铁血!信仰!


        

没有后退可言,一切都是为了祖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,才会出现大堤决口,整个排的战士被冲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,会有港口爆炸,幸存的孤独士兵背影寂寞,逆行走进硝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,也会有当年长津湖之惨烈冰雕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医疗分队的队长刘敏,不断的在队伍中穿梭,哪怕全营各班已经分散执行协助撤离任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她依旧没有放弃营里的战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位平时在营里有点小透明的队长,自身有些文青范的军医,一整夜都穿梭在一线,不断的寻找伤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实也不废什么功夫,因为伤员到处都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不过,示范营充分发挥了什么叫做轻伤不下火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摔坏了,磕破了,手脚磨烂,肩膀血流不止,但就是没有一个人肯停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程东原本是跟在后面,为全营的人做最后一层防护,自从分散执行任务后,他就冲到了最前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老程也真不愧是侦察连连长,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,自己迷彩服都被血给浸透了,结果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受的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等刘敏发现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程东胸前的迷彩服早就烂了,胸口一道两指宽一指长的口子,在手电的照耀下,格外瘆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索性,不影响他推车,带着一部分老乡撤离,压根就没打算处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流点血又死不了,这位硬汉愣是没吭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程参谋长,你受伤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敏追了过来,哆嗦着嘴唇大声提醒:“程东,我以军医的身份,命令你停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滚开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程东怒吼,整个人陷入了暴躁和愤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不是针对医疗分队,而是心里很清楚,自己这种情况根本不敢停下来,一旦停下,身体四肢器官会全部造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让他再没有半点力气去维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能是程东意识到自己说话难听,努力的摇摇头,看了眼刘敏:“抱歉,我现在不能停,停下,就会成为累赘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望着程参谋长依旧前行的背影,看着黑压压的人群,不断的前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敏呆在原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半晌,另一名医疗分队的女兵急急跑来汇报:“队长,很多人不愿意包扎伤口,还骂我们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营长也受伤了,都不愿意包扎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咋办啊队长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怎么办?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敏茫然片刻,摇摇头,很是认真的说道:“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完,她将自己的医药箱取下来,递给身旁的女兵,深呼一口气,冲向了远处前行较慢的民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她是军官,更是示范营的队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军官,不分男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荣耀,融入骨髓血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既然全营的人,已经不再需要她救死扶伤的能力,那自己,总得去干点什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许她力气很小,远远不如老兵,但至少,热血还在,军装还在,军人的使命还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泄洪区民众持续撤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时间来到9月6号凌晨三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第一次洪峰到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上游高阳大坝,伴随一声“开闸泄洪”的命令,顷刻间,犹如数百颗航弹炸响的宏大声音,震撼了全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滔滔洪流直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堤上,数千主力人员脸色异常严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对比通知的泄洪时间,他们争取了许久,实在是难以支撑,比预计的时间早了五十分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还好,小镇到大堤的道路已通,他们并非没有准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都愣着干什么呢?找死吗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全体都有,准备好自己的背包绳,等下看着点管涌,一旦发现管涌立刻用沙袋围起来,188师主力突击连的人,检查车况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大决口用车,小决口用人,其他人别愣着,瞅瞅自己的救生衣,不行的,破损的赶紧换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堤附近,不断有军官耳提面命的提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首次泄洪,必须做好万全准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阳堤坝污浊的洪水一泻千里,原本泥泞,破败的道路,顷刻间变成千里泽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洪水的速度极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仅仅十几分钟而已,就追上了陈默他们撤退的位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好在陈默提前听到动静,加上此时早就距离堤坝几十公里,洪水到这边已经没那么恐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提前组织人用各种手推车,堵住后方,所有战士手臂拉着手臂组成一道道人墙,挡住第一轮冲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随后,搜救,找人,犹如机器般运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天会亮,没有人清楚终点在哪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总之,示范营以人墙,截断了洪水对撤离队伍的直接冲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时间一点点过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默自己都不清楚,他们究竟在水中泡了多久,走了多少时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总之,在东方露出鱼肚白,在他自己都几乎快要撑不住的时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脚下的水越来越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远处的大道上,有一排排人群出现,欢呼声,鸣笛声,鼓励声交织一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听到这些声音,哪怕陈默距离的太远,看不到那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他知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天,终于亮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示范营完成了此次救援,不辱使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