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网 > 我在唐朝当神仙 > 第16章 庄周梦蝶
夜间

第16章 庄周梦蝶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这才从梦中境遇回过神来,想起那位神仙高人,还有身侧那位山神,举手投足,神圣非凡,也是一地山川水泽之主,身份正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常人求仙问道,寻觅终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难遇神仙当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更毋说有他们这样的缘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众人被此言一提醒,才意识到这些,霎时间,目光都朝桌案那边看过去。王安澜囫囵起身,拂开下仆想要扶着的手走过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躬身,再拜而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多谢神仙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必如此。”江涉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该如此,某要多谢仙……”话忽地顿住,嗓子像是被卡紧一般,忽地说不出来话,“仙人”几字,如何也说不出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二脊背生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忽地意识到,眼前这位和行走江湖的异人不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是真神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神仙不喜,那便是真的不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位显然不喜被人唤作“神仙”,有些狭趣,还是不要这么说的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咳……不知如何称呼前辈高人?”隔了几息,嗓子终于能说出来话,王安澜长吐出一口气,语气愈发恭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某江涉,直呼其名,或唤先生便是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江先生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江涉笑了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本想叫他不必这么拘谨敬畏,这样恭恭敬敬把人捧起来,是不是还要设庙供奉起来才好?成日受人跪礼,拜来拜去的,那还有什么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泥像受得了,他个活人可受不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见对方额角微湿,已有汗意,紧张得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江涉便没有再多纠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必道谢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见院中众人,眼中敬畏憧憬,三个骗子更是缩如鹌鹑,他笑了笑,目光一掠而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江涉笑问:“诸位今日,有何所得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愿闻雅获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众人迎上他的目光,便想到在梦中的境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或富贵,或荣华,或为官庇佑一方,或守着道观奉道四十年,或做市井买卖,或结得良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孟浩然、元丹丘此前就与他相遇,因山上一场春雨结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彼此更熟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元丹丘脱口而出道:“贫道再也不当官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在那古槐国里,他当了四十年的官,调度农桑,劝种粮种,打了四十年的珠算,脑袋发胀,底下孝敬的钱都没空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最后还被流矢贯中,饮羽而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江涉不禁莞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孟浩然席地而坐,思索良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感叹良久,问道:“古槐国人事恍如真实,为官四十年,俱是梦幻……江、江郎君,在下想问一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世上可真有古槐国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江涉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有的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众人闻之,神容俱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果真?”县尊程志立在一旁,下意识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江涉一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卢家种了几颗槐树,房前有两棵,卢大的院子里也有一棵,不知别处还有没有。经时年久,这些树活了许多年,已经有些空了,根干看得出干枯,犹枝繁叶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引众人去看那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树下有许多虫蚁,掩在土粒上窸窣穿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此,古槐国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在世上行走十年,容颜不改的游人这样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元丹丘和药童探着脑袋去看,只看到土上有许多虫蚁,爬来爬去,繁忙劳碌。众人四下瞧了瞧,又盯着这树看,也没瞧出卢大这院子里的槐树有什么不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是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槐树,古槐国。”罗郎中反复念着,喃喃自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似有所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二郎王安澜瞪着眼睛,盯着树看,槐树里面有些被蛀空了,露出根茎,模样有些古怪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难道这便是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等方才便是在这树下虫蚁之国,度过了一生?”宾客们不顾对神仙的敬畏,下意识追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孟浩然打量良久,依旧觉得不可思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大妙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此非……庄周之梦蝶耶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白也瞧那蚁洞,虫蚁忙忙碌碌在地上爬行,几十个蚍蜉一起举着他们方才用餐的碎屑,正在享受丰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未曾想到,自己待了七日的古槐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便是这树下蚁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瞧着那些搬运饼屑虫蚁,陷入沉思,长叹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虫蚁营营,岂非碌碌世人乎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众人一一打量着他们度过四十年春秋的地方,心中百感交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卢生见了这棵在他家生长了不知多少年的树,他曾在此树下学步,在此树下捧读书卷。三十年来,这槐树见他牙牙学语,也见他迎娶新妇,见他落第,也见他变卖家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心里五味杂陈,说不出是什么滋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等所有人,甚至连县令带来的随从和衙役都稀奇地打量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江涉才转而看向行骗的三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端详着他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几息后,才道:“张贞寐,你们过来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县尊侧过头,低声问他表妹夫,才知道这被高人重视的张贞寐,就是县里卢大成天念叨遇见的仙师。是个骗子,带着两个小的组成个雁班子,已经蒙过六七户人家,索了不少钱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张贞寐心中惴惴,他没来及的换身打扮,依旧是那老者道人的样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战战兢兢走到近前,声音嗫喏,低低唤了一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江先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江涉坐在桌案前,抬手为自己煮茶,也递给老鹿山神和李白一盏。水沸滚翻茶末,他没有像如今时兴的那样往里面加盐和香料。江涉抿了一口,洗涮掉方才茶水泡了七日的怪味,松了松眉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慢悠悠相问:“君以为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尔诈五户,得财无算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当以何报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真仙当面,问的声音虽然从容悠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张贞寐和他身后两个童儿身子微抖,在这四月暮春里,如坠冰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支吾半天,字不成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说轻了怕眼前仙人恼火,说重了担忧自己前景。进退两难,张贞寐伏在地上,半晌说不出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末了,他拜伏在地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某自知其咎,当伏其罪,愿请高士降罚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句话一出,便又有些被卢生奉为上师时的骨气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江涉端起茶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打量着伏在地上的“老翁”,又看着身后两个年轻的童子,他没有先说出对他们三人的惩处,也没论那些钱财该如何处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是问起一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三人,在古槐国修道四十年,有何所得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等了十几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道童王杉一向嘴利,大着胆子回答:“小的还是头一回在庙里修道,跟师父和师兄学习道理,觉得有意思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江涉看向另一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另一个道童名叫宋白柯,道号“青玉”,年长一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鼓了鼓勇气:“小的也是如此作想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江涉端起茶盏,饮了两口,喝到了满嘴茶叶末,奈何端坐在人前,也只好一同咽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悠游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是关门收人香火钱有趣,还是学道有趣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仙人当面,两个道童不敢像之前那样牙尖嘴利辩驳,不敢造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只说心里话便是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两人嗫喏半晌,支支吾吾,忧心仙人能看破心中所念,才声音很小地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…都是很有意思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