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网 > 我在唐朝当神仙 > 第25章 可请先生一同前往
夜间

第25章 可请先生一同前往

        

转眼间,程志已经喝了半盏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先生,既然那行诈的老者是诈伪之术,世上可真有仙神之法?”程县令捧着杯盏,小口小口珍惜喝着,也不放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有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程县令又旁敲侧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状若随意闲话,提起这几日襄阳的新鲜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知先生有没有听闻。那日在卢家入梦的几人,在梦中度过一生后,好些人发生了神异的事。有的人还没读过有的书,心却记得其中道理,在书院课业突飞猛进,不知的还当是被文曲附身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而卢大,明明之前有些学迂了,诗词更是一窍不通。昨日晚间,他和朋友聚会,却脱口说出了佳句,某内兄追着问他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还是孟浩然也在席间,答这句子耳熟,似乎是梦中听过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先生可有何解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程县尊说着,目光炯炯有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江涉低头喝了一口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大概就是明府想的那样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问:“明府可是想问神仙之事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被说中心事,没想到高人说话这样直截了当。程志一愣,他也不恼,大笑道,“还是被先生瞧出来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道:“程某是个俗人,从前只想着读书入仕,中进士后,又在官场汲汲营营,倒是对神仙道法了解的不多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见了先生,才恍然明白,世上还有这样的一条路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道法精妙,竟有一场大梦能让人睡上七日,在梦中的四十年见闻,也历历在目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由心生叹服,心向往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江涉问:“明府是想求道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面对这样的高人,在身边随侍的都是山川水泽之神,人间往来的,也是像李白和孟浩然一样的才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县令程志没有隐瞒,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是有些好奇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想了想,又说:“许是也有些叶公好龙。若教程某读读道经,清晨打坐,倒是可以。但若是要入得深山,修行持道,抛却浮名,少于人往来,那又是一说了……程某是个俗人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县令的脾性,倒是让人觉着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能够看清本性,已是难得了。”江涉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明府能够认清所求,这是许多人一生也做不到的事。世人难得如此通达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程县令也笑了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刚好一盏茶喝完,江涉又给他斟了一杯,两人听着林间的鸟叫,一起坐着不说话,就已经得其中真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茶叫什么名字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喝着醒神,头脑清明。”县令捧起茶盏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粗野山茶,也没什么名字。”江涉说,“明府若是喜欢,一会让人包些带回去,也可解案牍劳形之乏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是先生自己种的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是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倒与如今时兴的茶不是一般喝法,从容野趣,仙气盎然。”程县令赞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想起来一事,又说:“险些忘了,此次前来,还有一件要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昨日下午,县衙派人去捉了那三个诈伪之徒——这事不仅出在襄州,周边的邓州更是苦主。又听闻,那几人虽然没有‘嘘气成焰’那样的火法,但骗人钱财却真是用的是幻术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怕事有源头,便请来一问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那张贞寐自说,幻术是学自一位方士,那人称自己如汉武时栾大一般,‘黄金可成,河决可塞,不死之药可得’,有许多本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行走在山河之间,如同神人。更有不少弟子随从左右,张贞寐是不入门墙的那个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程志苦笑着摇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放下茶盏,从案前起身,以一地县令的身份,郑重其事地说——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等凡人,恐怕是无法甄辨这仙术的真伪了。若是真,也奈何不了他。先生若遇到此人,或其门下子弟,请多看顾。若是真有本事,也不害人,就随他去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但若是祸害,还请先生除之为快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是江某该做的。”江涉站了起来,扶住要行礼的程县令,“多谢明府相告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身为修行中人。本该灭其邪道,以正道法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先生高义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敢当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送走了程县令,江涉一个人坐在院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回想栾大这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栾大他曾经读书时看到过。本是汉武时期人物,初为诸侯国的官员,后汉武帝闻其有神仙之术,能通晓仙事,就封了他做官。后又封他为王侯,名噪一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后因栾大许多事都并不能应验,也无法沟通仙神,武帝失望,就让人腰斩了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方士自比栾大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也不知,是不知栾大后事,还是道法高深,不在意此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在另一方,城外竹林间,山溪流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白席地而坐,对面便是老鹿山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小友请我来,是有何故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白沉吟,没说他与先生的约定,只道:“在下仰慕仙道,想多了解此间事,山神可有何门径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白鹿山神笑了笑,皮起松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抚须道:“若是想要了解修道,道家自有许多法门。经传习之,不仅可明心见性,亦可踏入道途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道经李白倒是读过不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十五岁入书院,同窗都学明经进士之试,唯有李白自知科举无望,常私下里读着道经,想着真正的仙人是如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后面又结识了元丹丘这个道士,孟夫子这样的隐逸高人,三人脾性相投,潜心修道,也有一段时日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曾学着仙人采药,餐风饮露,结庐而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却只是大病一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修行的门径,始终未曾得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许是采药非是神仙之药,不是老山神那养了八百多年的参王。但参王已有些通了人性,要采之也是不忍。世上凡夫多如虫蚁,终其一生,也无法一窥门径。李白在心中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道:“这些我略懂一些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老鹿山神微微一笑,继续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那看来,小友是想了解精怪神祇之事,或山魈木客,城隍社令这样的鬼神之说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白立刻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正是在下心头所念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老鹿山神忍俊不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山神也没有点破,而是想了想,抚着长须,慢悠悠道:“七日之后,乃是我一相识地祇的入道之日,届时,广开门庭,大宴妖神。附近五百里内的精魅,应该都会前来相祝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小友可前来一观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到这,老鹿山神又补上一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也可请上先生,一同前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