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个很久没有联络的老同学,突然找上门来,就是因为他确定得到消息,镇中心小学要搬迁了,而之前他听别的同学顺嘴提过,姜兆殊好像打算选个地址扩建还是什么的。
姜兆殊是他们同学中的名人,小镇毕竟地方不大,有什么新鲜事不用多久就能传遍,在他们这一届同学中,就是比较高傲的、不怎么搭理人的姜兆殊混的最好了,也不是没有学历比他高的人,但人家挣钱的能力就是属于第一。
是同学中的风云人物,他曾经在外面打拼过,之后认清现实,就回了老家,自己支撑起一个队伍,日子比起其他人来说也算过得有滋有味,这不是听到镇中心小学要搬迁,他们有活干了,就想让日子过得更加有滋有味一点,看看能不能一起合作。
所以前一天得到准信,说他今天会回来,到了晚上的时候就打着同学的口号,拎着礼物上门来了。
姜兆殊还记得他,前一年才开了同学会。
真要说起来,姜兆殊知道镇中心的土地要开发的事情了比他还要早,传消息给他的人不是别人,就是张楚楚,在跟苏芮琼聊天的时候顺带着说了,苏芮琼之后又告诉了他。
他当时知道,就有些心动,只要价格合适的话,就把那块土地承包下来。
因为地段确实好,姜兆殊打算,如果承包下来了,就仿照城市里的那种大广场,建立一排排的商铺承租出去,到时候请专人管理,时不时的他或者是姜爸爸姜妈妈过去遛遛,监督监督就成了,这也比较好管理,只要租金合适,不愁没人去。
他们小镇缺少一个类似于大城市的那种超级广场的地方,在大城市,集逛街、吃饭、娱乐、购物、休闲的大广场一点不罕见,他们这里只有稍大一些的超市,不过他们这里也缺少大城市的人口及消费能力,但是建一个小号的也可以,试一试水。
说起那个要搬迁的小学,姜爸爸姜妈妈有话想说,等他同学走了以后,姜妈妈就开口了:“那学校现在不是要迁走吗,*屏蔽的关键字*接受捐款,我们家也可以捐一些。”
他们这一辈的人如果有能力的是很愿意做一些好事的。
“好啊,你们想捐多少就捐多少,可以帮学生一点小忙,改善一点学习环境。”
长源镇的姜记收入一直都是老两口抓着的,姜兆殊还时不时的会给他们孝敬,他们两个其实不缺钱,只是他们一向过的节俭,把钱存着,打算以后给孙子。
苏芮琼也没意见,公公婆婆的钱怎么用是他们的自由,这还是做好事,没有阻止的道理,说起来,姜兆殊也花了不少钱做慈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