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网 > 苏厨 > 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不行特支
夜间

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不行特支

        

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不行特支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大宋的工匠们就是喜欢这样给自己上难度,跟苏油理工之道的先求有再求精不一样,他们对自己要求极高,知道是要给陛下烧造大婚器物之后,更是精益求精,力求尽善尽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少年官家的仁善,已经四海传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尽罢天下积欠,直接移走了天下四分之一人口头上的阴云,重见朗朗青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等德政,旷古皆无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谁没有几个穷亲戚,如冯掌柜这样粗通礼义的老百姓,对皇帝的崇敬更是无以复加,虽然自己并不在免放之列,一般早早在家中供起了牌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打碎瓷器也不再心疼了,官家对咱老百姓这么好,必须没有一丁点瑕疵的子孙缸才配得上!


        

小心翼翼地将几百件瓷器移上小火轮,苏油看到程岳收束装裹,配上转轮铳,长剑,还抄起一口朴刀,突然莫名其妙想到青面兽杨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《水浒传》里,杨志曾和林冲说过:“道君因盖万岁山,差一般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,赴京交纳。不想洒家时乖运蹇,押着那花石纲,来到黄河里,遭风打翻了船,失陷了花石纲,不能回京赴任,逃去他处避难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之后杨志到了梁中书手底下做了提辖,梁中书命他给岳父蔡京送价值十万贯金珠宝贝的生辰纲,可恨又给梁山泊贼寇给夺了去,被逼无奈只好落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据苏油所知,蔡京并没有姓梁的女婿,而且水浒传里故事发生的时节,也还有不少年头,但是里梁中书便是坐镇大名府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呃,应了地头,不可不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对程岳谆谆叮嘱:“这批瓷器,就算是失陷在黄河里,或者被草寇劫走,皆不打紧,当时我就命冯掌柜和史大烧作了两批,还有备份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因此你千万要回来,我也不会责你,再送一趟也就是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好不容易有份差遣,你那些三山五岳的兄弟还指望你活成个人样子,万不可逃去他处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程岳听得莫名其妙,四路如今还有盗匪吗?特么罪囚都被你送去工矿那啥……劳动改造了,照样一天两百五十文,与役夫等例,官府先存着,罪满发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还是囚徒的待遇?!


        

以你探花郎和赵宋小官家如今在河北的名声,就算三山五岳的兄弟还在,敢劫这道皇纲?


        

所谓盗亦有道,能跟沂河二侠抗手的剧盗,都讲江湖规矩,若是寻常小蟊贼,又敢到我跟前来撒野?


        

气呼呼地拎刀上船,跟这狗官生不完的气,就是看不起俺们江湖人士,如此低瞧洒家!


        

好在京中还有国夫人,此番进京又可以讨教一回金仙玉剑,顺便告状,哼!


        

苏油看着程岳脸色铁青地上船,觉得他更像青面兽了,不由得又是担心又是懵逼,问身边的史大:“我刚刚哪句不是好话?怎么他还生气了?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汴京城,因为皇帝婚事特支之事,大佬们们又展开了掰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三省、枢密院同奏:“册皇后故事,在京诸军各有小特支,依端午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宋是军阀头子起家,对军人有很多偏袒的赏格,每年端午、秋郊、冬至、皇家大小喜事,军中都会颁发赏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这些赏赐是只有军人才有的福利,故而称为“特支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吕大防内心里是想将这场婚事办得热闹的,于是上奏:“景佑元年册光献时,为明肃丧未除,皇帝不曾临朝发册,故为小特支。今既临朝,欲与大特支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滔滔说道:“那就依冬至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冬至例就是大特支了,不过大宋如今也不差这点钱,吕大防点头道:“当如此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滔滔却又说道:“还有在外新军、旧军、工程军,我想皆与,新军五百,其余三百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呃这个……好像过头了,吕大防只得说道:“如此一来,比太皇太后受册时都高了,还是宜有所等差才好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滔滔想了想,觉得也有道理,又叮嘱道:“且要均溥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吕大防说道:“如此待臣等商议之后,再行进呈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陛见回来,吕大防具出天下新军、旧军人数,如今大宋新军,河北八万,汴京八万。宁夏五万,另有南洋、东洋、北洋三支舰队,连后勤港口诸军人员一起,约有六万,合计二十七万,约支十三万缗,各地旧军工程兵二十余万人,约支七万缗,共计二十万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果加上折冲司,又是二十余万,差不多三十万缗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岩叟表示反对:“钱虽不多,事体甚大。圣意令执政熟议,那就应当根据以往的事实,情理,妥行商议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吕大防不以为意:“昨者圣意亦谓钱不多,待用右曹钱、封桩钱、上供钱等支给,似不费力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岩叟道:“动用军库、内帑,的确不费力,但纵不惜钱,亦须惜礼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吕大防道:“礼亦是临时施宜,有所变通的嘛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岩叟摇头:“没有旧例援引,且比照光献太后为例,又等于太皇太后册封之时,此皆所系甚大,已是违礼,不是变通,不可轻为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吕大防终于沉吟了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苏辙思量了一阵,说道:“最好还是以不行特支为主,如果太皇太后执意坚持,大家方别商量,岂可随便承当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前人没有做好,为吾侪所笑,岂可却令后人复笑吾辈也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大防默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岩叟退下来,向韩忠彦表示对吕大防的不满:“如此大事,吕相便承当得稳便?如此事不理会,不知何事大臣合理会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韩忠彦说道:“后日且当以非故事,踰光献对太皇太后开陈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岩叟说道:“对嘛,景佑故事,岂是今日攀援得的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后两日,吕大防再次召集同列:“检得四例:天圣二年明肃受册,内外特支;景佑元年册光献,在京特支;熙宁二年光献及太皇太后、皇太后受册,只执仗人特支;元佑二年太皇太后受册,内外特支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两天,吕大防查阅旧档,也发现了不妥,开始倾向于王岩叟等人的意见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进呈之后,高滔滔看过:“不为受册,为纳后耳。吕卿所引的这些例子,不合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吕大防躬身道:“景佑乃纳后例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岩叟立即插嘴:“若内外皆有特支,即是母后例。朝廷虽不惜钱,然当惜事体制度,不可轻加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滔滔说道:“其实我也没有别的意思,只是害怕这些人得不到赏赐,怨望罢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岩叟赶紧说道:“不会的。如今郊礼已近,他们都指望着这个。若与分外之财,今后却生侥幸之心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滔滔叹了口气:“如此,就作罢了吧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吕大防听高滔滔的语气似乎有些不悦,斟酌道:“或者过后三两日,别作名目,减数略与之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韩忠彦及王岩叟都表示反对:“如此又无名目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吕大防对两人说道:“戍边的将士们也不容易,宜略与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滔滔沉吟了一阵:“要是无名,就还是作罢吧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岩叟继续奏道:“立后特支,初无故例,便是起于光献。当时明肃丧未除,此事大为失礼。朝廷花费钱财事小,为后世所讥事大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滔滔问道:“当年与神宗也曾论及此事,先帝亦不知晓,爱卿可知何故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岩叟回道:“当年旧事,臣倒是有所闻于韩公,应是……妃嫔中有骤进者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滔滔立刻就明白了,仁宗名为立后,实为进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温成是光献的敌人,高滔滔是光献的侄女,因此高滔滔的屁股天然歪,顿时讥笑道:“此等宁识君臣事体?吾固疑其必有以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岩叟说道:“故须先正后,则事体自正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滔滔笑道:“老身亦尝诏皇帝,选得贤后,有内助之功,此非细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仁宗朝后宫不宁,进人失当,是重要原因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岩叟道:“内助则赖贤后,其如正家须在皇帝。圣人言正家而天下定,自当谨于初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滔滔笑着对赵煦说道:“官家听见了吗?正家须在皇帝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赵煦现在只想赶快将小姐姐娶进门,却不料结一个婚这么多的麻烦,赶紧应道:“是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岩叟退朝后,取历代皇后事迹可以为法者,编成一书,名曰《中宫懿范》,上之。